两地四校,同课异构

发表时间: 2019-04-03 作者:七中宣传组 浏览次数:4114

我校创建于1888年,抗战期间辗转香港、澳门等地坚持办学,形成今日与香港培道中学、澳门培道中学一门三校同祖同源的独特历史。为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3月29日,我校联合广州市第七中学实验学校、广州培道实验学校、澳门培道中学两地四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同课异构教学教研活动。四所学校老师执教同一课题,展示不同教学风格、教材处理、学习方法、板书设计,表达教学见解,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主线,通过教师“选定课题——教学设计——同课异构——课后评议”四个环节,潜心研究教材,理解教材,激活教材,创新课堂,真正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四校老师齐聚一堂,越秀区教研员欣然赴约,点评精彩,美美与共。

1广州培道实验学校杨静敏老师授课.jpg

广州培道实验学校杨静敏老师授课

2广州市第七中学李娜老师授课.jpg

广州市第七中学李娜老师授课

3澳门培道中学张耀强老师授课.jpg

澳门培道中学张耀强老师授课

4广州市第七中学实验学校贺美华老师授课.jpg

广州市第七中学实验学校贺美华老师授课

广州培道实验学校语文科杨静敏老师、广州市第七中学语文科李娜老师分别执教七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卖油翁》第一、二课时,带领学生领略古代人物之美。

澳门培道中学数学科张耀强老师以及广州七中实验学校数学科贺美华老师分别带着至毅班和至爱班走进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平移,呈现了澳门与内地不同风格的《用坐标表示平移》的数学课程。

四所学校的教师代表参加观课。

5数学学科评课会议.jpg

数学学科评课会议

6语文学科评课会议.jpg

语文学科评课会议

7越秀区语文教研员余伟老师精彩点评.jpg

越秀区语文教研员余伟老师精彩点评

8广州七中语文科组长弓延红老师进行评课总结.jpg

广州七中语文科组长弓延红老师进行评课总结

杨静敏老师“灵动鲜活,小荷已露尖尖角”(越秀区教研员语)。这是一堂接地气的充满激情的有趣味的课,是胸有成竹的,知道学生懂什么、没掌握什么;也是胸无城府的,开放,生动,活动充分,有思辨性,是真正建立在学情基础上的自然生成的课。作为新老师,建议以后在聚焦课堂方面再努力,学生思维充分发散后还要有聚合的过程。

李娜老师“实活结合,骨干已具好风骨”(越秀区教研员语)。这是一堂有深度有广度有品味的课。李老师站得高,从课程标准和中考要求出发,整个课堂不蔓不枝,重点突出,回归文本,训练能力。建议今后可以从初中三年的学习来设计课堂。

两节课,一个立足“读懂”,一个立足“读深”,让听课老师受益良多,促使我们不断去思考:如何将每一节课上得鲜活,如何将每一节课上得高质。

两节课风格迥异,但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充分展示了同课异构的价值与魅力。

9 广州七中数学科组长尹双玲老师进行评课总结.jpg

广州七中数学科组长尹双玲老师进行评课总结

两位老师都通过对平移的概念和性质的复习,以生动活泼的平移事例引出了“用坐标表示平移”的课题,都以点的平移到线段的平移最后到图形的平移来说明了平移中“坐标变化引起图形的平行移动,图形的平行移动引起坐标的数量变化”,体现了由“数变到形变”以及“形变到数变”的“数形结合思想”,两位老师都能用现代化的几何画板教学软件,验证平移中坐标的变化规律,给学生一种直观、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了对平移规律的理解。

张耀强老师多次使用几何画板总结规律,简洁、清晰、一目了然,多次让学生上讲台在黑板完成,注意逆向思维的引导,对本节课知识拓展较深,直接面向考点。

贺美华老师整节课从情境的引入到知识的生成,整个过程注意细节,多次使用实物展台,投影学生解答过程。时刻关注着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给予了足够的指导,注意基础的夯实。

两节课各具特色,异曲同工,无论是教材处理、教学方法、观察归纳、自主探究还是综合拓展的展示都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多思考。这两节课上,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解决,凡是学生能表达的概念,让学生表达,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10 澳门培道中学李宝田校长讲话.jpg

澳门培道中学李宝田校长感言

“在这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中,老师们各展风采,让我看到了中文学科与素质教育的融合与‘少教多学’的智慧,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全方位照顾学生的学习感受。也欢迎各位老师来澳门培道中学,继续合作交流。”

11广州培道实验学校刘其祥校长讲话.jpg

广州培道实验学校刘其祥校长讲话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校园同交流,共进步。培道与七中是分不开的‘血肉联盟’,同课异构不仅是教学的联系,更是情感的交融。这学期以来,我校深度开展上课评课活动,手把手教学,在青年教师的身上,我看到了无限的潜力和希望。我始终相信,现在把小事做好,以后就能成大事。”

12广州市第七中学曾优鲜校长讲话.jpg

广州市第七中学曾优鲜校长总结

“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符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潮流,也适合各校的发展要求,更是适合教师、学生的发展要求。教育是一项光辉的事业,感谢大家的坚持与付出。”

13两地校长为授课老师颁发证书.jpg

两地校长为授课老师颁发证书

14x.png